(资料图片)
顶端新闻记者 汪璟璟
6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近几年,生态环境部针对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一直在开展监督帮扶工作,面对这样的形势,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现场介绍了今年监督帮扶工作重点。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以来,连续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监督帮扶工作,从最初的京津冀及周边,拓展到汾渭平原,后来又扩展到长三角。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现场介绍今年监督帮扶工作重点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根据污染防治攻坚战形势的变化以及目标任务的变化,监督帮扶工作模式也在变,最初的时候就是大兵团作战,多的时候达到上千人,查散乱污、查扬尘、查小锅炉等等。但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人员少了,都是精兵强将,都是专业的执法人员在查突出问题、查隐藏的问题、查薄弱环节。总结四句话就是: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优化,方式方法更加精准科学,人员组成更加精简专业,工作成效也进一步提升。”赵群英介绍道。
赵群英强调,今年监督帮扶将按照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总要求,还是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还要聚焦钢铁、焦化、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采取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同步发力,来确保攻坚战任务落地见效。
赵群英表示,首先线下这个战场,就是发挥专业执法人员技术优势,持续对重点地区传导压力。针对重点地区城市特点或者说污染行业的特点,从全国抽调人员,对照着他的执法的技术专长,了解生产的工艺、了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擅长自动监测方面的技术,这些执法骨干人员组成监督帮扶专业组,开展现场监督帮扶工作。
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生态环境部已经抽调1900多人次,开展了8个轮次监督帮扶,现在第九批已经开始,正在进行。从前面八轮看,生态环境部检查了8700多家的企业,发现各类问题2.8万个,“其中,弄虚作假、逃避监管、超标排污等突出问题是3700多个,我们也通过清单管理,拉条挂帐,交办地方整改,同时后续还要抽查地方整改的怎么样,企业是不是整改到位,形成工作的闭环。”赵群英补充道。
“这里面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检查8700多家企业就发现突出问题3700多个,为什么这么高的问题比例?是不是说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长三角企业的违法形势就是这么严峻?这检查的8700家企业样本是如何来的?”面对这个问题,赵群英特意做了介绍,他表明,这些检查对象,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生态环境部组织后面的专家团队来分析,已经高度怀疑这些企业可能存在违法违规排污问题,“也就是奔着问题去的,所以比例才会这么高。”
另一方面,线上开展远程监督帮扶,压实地方责任。赵群英在会上表示,优化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地方的工作主观能动性。“部里推线索,这个线索来源于哪?还是来源于部里监督帮扶信息化支撑平台的专家团队,高度怀疑它是有问题的,省里统筹协调,市县区组织开展现场排查,发现问题后进行整改。推送的问题是怎么发现的?”赵群英说道。
最后,赵群英介绍称,生态环境部从去年开始,通过建立一体化环境问题发现机制,通过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污染源自动监控、企业用电、用能等,再结合排污许可、信访举报等管理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精准发现问题企业。这个期间,生态环境部还会安排专业组跟踪问效,防止线索推到地方之后检查不实、虚假整改,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累计识别推送问题企业3800家,经过地方的检查核实,发现80%存在问题。
关键词: